記者1月29日從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獲悉,2020年,我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首次突破6000萬噸大關,達到6168.0萬噸,同比增長5.5%。
“全球有色金屬年總產量在1.2億噸左右,我國就超過了6000萬噸,這反映了我國有色行業在采、選、冶等方面的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,也對我國國民經濟、國防軍工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和支撐。”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賈明星說。
據悉,2020年,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,有色金屬工業在一季度探底后,從二季度起走出恢復性向好的態勢。總體看,2020年全年運行情況明顯好于預期,且有色金屬工業生產、效益及銅、鋁年均價格好于上年水平。2020年,規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(包括獨立黃金企業)實現營業收入58266.5億元,同比增長3.8%;實現利潤總額1833.2億元,同比增長19.2%。
2020年是“十三五”規劃收官之年。賈明星表示,“十三五”期間有色金屬工業生產穩中有升、投資穩中趨降,2020年規上有色金屬企業效益回升至好于2018、2019年的盈利水平。
其中值得注意的是,“十三五”期間,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完成固定資產總投資總體呈穩中趨降的態勢,年均下降2.6%。對此,賈明星分析,“十三五”期間,有色金屬冶煉及常用加工項目投資下降,是落實化解產能過剩政策效果的顯現。“有色金屬冶煉及常用加工項目產能過剩或已飽和,新建項目減少。而在等量減量置換冶煉產能時,建設單位產能投資明顯減少。比如,每噸電解鋁產能投資成本已由前些年的1萬元左右降到五六千元。”